中国走出一条特色减贫道路
2022-05-03 19:01

51日,驻尼日尔大使蒋烽在《尼日尔国际报》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中国走出一条特色减贫道路》的署名文章,介绍中国脱贫减贫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消除贫困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梦想。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梦想,造就了在40年里让7.7亿多人摆脱贫困的伟大奇迹,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贫困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中国没有松劲,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矢志不渝地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国走出了一条成果显著的特色减贫道路,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核心力量,为此提供了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在脱贫攻坚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选派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范围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导致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唯有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甩掉贫困帽子的有效路径。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极大增强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中国式扶贫不仅是着重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中国政府积极向民众提供学习技术的机会,鼓励民众通过劳动致富,靠扶志扶智真正实现扶贫。

三是树牢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需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篇文章,防止出现因病因灾返贫。一方面,乡村地区贫困问题较为集中,中国将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发展种植业、旅游业和养殖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等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确定了2022年度全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高于3000万人的目标,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中国的未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在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减贫的发起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一直致力为世界减贫工作带来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当前,疫情阴霾还未消散,世界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为全球减贫工作增添了不少挑战。习近平主席参加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推动多边发展合作协同增效,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面对诸多难题,中国愿继续与包括尼日尔在内的其他国家一道,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加强减贫工作交流与合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