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菲律宾外长马纳罗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将于4月21日至23日访问菲律宾。
韩联社记者:韩国政府认为昨天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关韩国的表态是“外交失礼”,并“召见”中国驻韩大使提出抗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针对韩方就台湾问题发表的错误言论,中方已分别在北京和首尔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全面阐述中方立场,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韩关系的政治基础,要求韩方恪守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精神,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中方维护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当合理、坚定不移。希望韩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同中方一道以实际行动维护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你能否进一步介绍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问菲律宾有关安排,中方对此访有何期待?
汪文斌:此访是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首次访问菲律宾。访问期间,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将拜会马科斯总统等菲方领导人和政要,同马纳罗外长举行会谈。中方期待通过此访同菲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妥处分歧、深化合作,共同落实好今年1月马科斯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维护中菲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势头。
塔斯社记者: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昨天在华盛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表示,中俄两国合作无上限、无止境的伙伴关系表明,中方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提出的方案不够认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俄双方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同美国搞“小圈子”、阵营对抗完全不同。任何外国无权干涉。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用实际行动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与某些国家搞双重标准、不断拱火浇油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我们呼吁美方采取负责任态度,停止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为,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危机的政治解决作出努力。
彭博社记者:据称,美国总统拜登计划于未来几周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坚决反对。美方惯于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甚至不惜损友自肥,对盟国进行经济胁迫。美方的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的是整个世界的利益。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澎湃新闻记者: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今天上午在上海出席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此次蓝厅论坛为何在上海举行?
汪文斌:今天,“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在上海开幕。习近平主席向活动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300多名国内外知名政要、前政要、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国际媒体代表齐聚上海“世界会客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共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蕴藏着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包含着各国人民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正如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演讲中所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我们实现现代化不是为了孤芳自赏,更不是为了“本国优先”,而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继续关心、支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愿同各方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推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你提到这次活动为何在上海举行,的确,这是蓝厅论坛首次走出北京,走进地方,意义特殊。上海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变迁以及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是交流讨论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义的理想场所。在上海举办蓝厅论坛活动,是外交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举措,相信这一世界级国际论坛将为上海和世界搭建更加紧密互动的桥梁。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有报道称在苏丹已经达成了72小时停火协议,一些国家宣布了对本国公民的保护措施。中国是否有保护本国公民的具体措施?
汪文斌:中方高度关注苏丹局势发展,呼吁苏丹冲突双方尽快停火,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希望苏丹各方加强对话,共同推进政治过渡进程。中方也在同有关方面密切沟通协调,全力维护在苏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
新华社记者:今天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一周年的日子。倡议提出以来,中方在推进落实倡议、促进世界和平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
汪文斌: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安全形势,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已有80多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倡议表示赞赏、支持。
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我们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同各方深入开展安全理念交流和政策沟通,推动铸剑为犁、安危与共。不久前,中方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进一步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重点合作方向及合作平台和机制。
中方积极开展斡旋外交,为推动伊朗核、朝鲜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懈努力。我们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坚定站在和平一边。不久前,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两国宣布恢复外交关系,这是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地